日期:2017-08-23 点击: 关键词:无线校园网络
在校园内自由自在的上网遨游、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这样的网络体验对于每一位师生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科技进步推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持续变革,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这种梦寐以求的校园网络体验已经成为现实。近年来,随着 WLAN 产品关键芯片和笔记本电脑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具备WIFI 功能的手提电脑及其它WIFI 终端广泛普及。在职校、高校等各类教育机构中持有WIFI 终端的人数逐年递增,学生及教师的办公、教学及个人电脑也逐渐由台式机过渡到笔记本电脑。与此同时基于传统有线连接的网络接入方式由于受到接入位置及接入条件的限制已经很难满足师生们对高品质学习、工作、生活条件的不断追求。反之,无线网络则以其灵活高效、自由移动等特性受到师生们的青睐,成为现代化校园网建设的主流方向,并将有助于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校园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虽然借助无线校园网师生们很容易即可获得轻松快捷的网络应用体验,但构建基于校园范围的全覆盖无线网络却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随着无线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其应用的丰富,在无线工程实施中我们将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对于校园无线网规模性部署的设计.实施设备的配置.设备的运行管理.后期配置的变更系统升级.无线网业务的关联等各种问题的解决.
1 射频规划和部署的挑战
WLAN 技术依赖于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众所周知无线电波的传送过程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地理及自然环境下,其射频特性也相去甚远。例如,不同的墙体材质(或厚度)对无线信号具有不同的损耗特性,不同的空间布局对无线信号的反射情况也不一样。另一方面,由于无线射频资源非常有限――常用的802.11g 所工作的2.4GHz 频段内,只能提供3 个非重叠信道。这使得在校园网中为实施大范围连续WLAN 覆盖而使用的无线微蜂窝部署技术仅有3 个可供选择射频信道。由此,当需要为满足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礼堂等场所的大量无线用户接入需求而密集部署AP 时,我们将必须为避免无线信号干扰而仔细规划各AP 的射频信道并调整它们的射频功率大小。以上问题使得传统无线工程的射频规划及部署必须依赖于具有丰富无线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而典型的校园园区往往跨越较大范围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也较为复杂,如果依赖传统的方法进行无线规划和部署将更为困难,其工作量和准确性也是难以预估的。因此,为了使无线网络真正能够在校园中部署应用,WLAN 设备供应商必须制定一套易于操作的手段或工具来指导工程人员进行射频规划和设备部署。
2 射频管理的挑战
无线电波是一种无影无形的传输介质,通常在不借助专业仪器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感知无线射频环境的变化,例如我们很难察觉网络中是否存在其它工作在2.4GHz 频段的非802.11设备(蓝牙产品或微波炉等)所产生的临时射频干扰。另外,当网络中某个AP 出现故障失去工作能力时,其所覆盖的区域将出现射频覆盖盲区。而当网络中新增加一台AP 时,新AP 工作信道上的无线信号又很可能会对网络中的邻近AP 产生干扰。在上述描述的场景中,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去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指导依据,那么针对无线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将变得极为困难,也必将打击学校管理者部署无线网络的信心。
3 无线网络安全的挑战
由于无线电波没有可见形态,除通过直线传播外还可以通过反射、折射、衍射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和扩散,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确定无线电波的准确覆盖范围。一旦无线网络无法提供足够的安全性,那么在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内,黑客等不良用心者将很容易接入到校园网络中对网络进行破坏或窃取服务器中的机密资料。另外,不良用心者也很容易利用技术手段截获网络中无线用户的应用交互过程及内容,由此造成用户重要信息的泄漏并导致经济上的损失。作为另一种选择,不良用心者还可以在无线用户信号接收范围内私自放置AP以欺骗无线用户接入,从而达到窃取用户重要保密数据的目的。上述情形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无线网络接入、无线用户数据通讯还是在无线应用环境等多方面都需要有足够强健的安全机制方能保障无线网络的整体安全,这也是无线网络能够被学校管理者认可并最终部署的前提。
4 设备管理的挑战
根据学校规模的大小及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区域数量和范围,整个校园网络中无线设备数量将从几十台到几百台,甚至达到上千台。同时,由于无线网络部署的特点,网络中AP的布放位置及环境非常复杂,有的被布放在室内吊顶、墙壁、桌面上,有的被布放在室外灯杆、外墙、楼顶上。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管理数量如此庞大、分布如此广泛的无线网络设备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另外,如何对整个校园网络中有线和无线网络设备进行有机统一管理也是网络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作为一个优秀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优化的网络设备管理手段,以有效降低网络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量、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减少网络故障的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