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口命名规则
LI(Lite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弱特性版本。
SI (Standar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标准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某些高级特性。
HI(Hyper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高级版本,包含某些更高级特性
Z,表示没有上行接口;(新产品不允许此位)
G,表示上行GBIC接口;
P,表示上行SFP接口;
T,表示上行RJ45接口;
V,表示上行VDSL接口;
W,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C,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M,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S,表示上行接口为单模光口;
F,表示下行接口为模板板,可插光接口板或电接口板。主要为兼容3526F,3526EF,3552F等老产品的命名。
当同时存在时,表示上行接口为多种接口类型复合
注:Combo端口不在命名中显示。
二、性能命名规则
Quidway SA1A2A3A4A5-A6【 A7A8 】【/A9 A10 A11 】-【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
A1表示产品系列,主要标示上行端口的最大接口速率:
A1为 1 — 盒式10/1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0M,无管理;
A1为 2 — 盒式10/100M 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0M,有管理;
A1为 3 — 盒式10/100/1000M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00M;
A1为 5 — 盒式GE/10GE交换机,上行最高到10GE;
A2标示所支持的IP层:
A2为 0 — 纯L2交换机,目前为0,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更改为1、2、3、4;
A2为 5 — L2/L3交换机,目前为5,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更改为6、7 、8、9;
A3A4两位数字与产品的端口数相关,根据端口总数确定产品系列:
A3A4为08 —表示下行端口为8个, 上行端口为0、1、2个;
A3A4为12 —表示下行端口为12个,上行端口为0、1、2个;
A5 用来区分固定上行口的不同种类,可以标识接口类型、能否堆叠等特性,缺省表示不带上行口:
A5为Z —表示没有上行接口;
A5为G —表示上行GBIC接口;
A5为P —表示上行SFP接口;
A5为T —表示上行RJ45接口;
A5为V —表示上行VDSL接口;
A5为X —表示上行XPACK(10GE LAN)接口;
A5为W —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A5为C —表示上行接口可选配;
A5为M —表示上行接口为多模光口;
A5为S —表示上行接口为单模光口;
A6 作为设备最大用户端口数标识,如8、12、16、24、48口等,如果设备已经配置最大用户端口数量,而且为RJ45的电口,则A6缺省,其他情况下应当与A7 A8组合显示用户端口信息。
A7 A8作为用户口种类标识,如电口、多模光口,单模光口等,缺省表示全部为电口:
A7 A8 为 FM,表示全部为多模光口;
A7 A8 为 FS,表示全部为单模光口;
A9 A10 A11为可选项,在用户口可选配情况下,标识设备用户固定口的数目和种类,如电口TP、多模光口FM,单模光口FS等。 特殊情况下,如果所有用户口均为选配(没有固定口),根据端口实际情况用SFP或GBC标识。
A12 A13作为设备电源交直流标识,缺省为AC交流、直流必须用DC标识。
A14 A15 A16 作为RPS冗余电源接口标识,3000、5000系列缺省为支持,2000、1000系列缺省为不支持。
A17 A18 作为可选项,用以突出产品版本的特性,缺省为标准版本。
SI (Basic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基本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某些高级特性。
PWR 表示设备为支持远程以太网供电,供电符合802.3AF标准
另附官方说法如下:
一、交换机命名规则:
第一位数字:
9:最高端、机箱式
7:高端、机箱式
5:全千兆
3:千兆上行+百兆下行
第二位数字:
5:三层交换机
6:三层交换机
9:三层交换机
1:二层交换机
第三、四位数字:
高端交换机: 业务槽位数
第五、六位数字:
中低端交换机:可用端口数
后缀的含义:
T:1000BASE-T
C:模块式
P:SFP(Small Form Pluggable)
TP:光电复用
F:全光口
R:冗余(SOHO级别产品中后缀R代表机架式交换机)
M:支持MCE功能
HI:旗舰型
EI:增强型
SI:标准型
PWR:远程供电
DC:直流供电
AC:交流供电
V:VLAN划分(SOHO产品)
E:增强型(SOHO产品),E前缀表示教育网专供交换机
H:增强型(SOHO)
+:升级版本